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我国医改的长远目标。而本次医改的五项近期目标则分别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在日前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的候任主任委员申子瑜教授提出,2011年是我国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检验学界要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好准备。
检验服务质量与收费价格协调发展
一年前,国家发改委出台《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并对药价加大调控力度后,检验项目收费是否过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据吉林省卫生厅关于规范全省疾病控制系统卫生监测检验收费行为的通知中所述,近年来,部分单位出现了乱收费和收费不服务、重收费轻服务、超范围收费等现象。对此现象,申子瑜谈道:“选择五项改革是为了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而检验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会追求更新更好的技术,难免会忽略由此带来的成本增长问题。因此检验医学工作者应该考虑:如何做好质量与价格的协调发展。”
目前,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于一线城市,老百姓患病后,总是希望找最好的医院和最好的医生。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工作应具体到依靠加强基础医疗机构的建设来执行,而不能一味依赖于扩大一线城市的医疗机构以吸引病人上门求医来解决。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水平和能力,才能把问题留在基层解决,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初步均等化。
临床需求大幅增加
在医疗改革全民覆盖下,就诊人数大幅增加。这让检验医学面临哪些问题?申子瑜认为,首先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新技术、新方法、新检测项目不断出现,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等技术上的新需求会促使检验学科加快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迅速增长,临床检验的发展必定也会大幅加快,同时也会促进技术的不断进步。
解决看病贵、看病难是医改中的重要部分,而检验结果互认是2011年国家重点专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被视为解决“看病贵”的重要手段。
“把检验质量做得更好,使检验结果更稳定、更准确、更符合临床需求,这样才能使检查结果达到同级医院互认的效果。”申子瑜表示。
临床路径:检验与临床紧密结合的支点
1990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医院提出了一个新模式,依据这一模式对部分疾病按照预定的医疗处理计划治疗,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也可以降低费用,又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这个很快受到美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广泛应用的模式,就是单病种质量和成本管理的诊疗标准化模式——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的核心是将某种疾病所涉及的关键性检查、治疗、护理等活动标准化。确保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诊疗服务,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010年,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曾提出,临床检验是临床路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临床检验的参与有助于临床路径实施这一重大改革和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有助于推动我国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申子瑜认为:“临床路径是检验与临床密切结合的重要支点,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使检验在临床上发挥更多的作用。”临床路径的推行其实是向医生和医疗机构及检验学界提出了要求,目的在于保障患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